10月的上海秋高气爽,黄浦江畔人头攒动,202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上午7时30分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.8万名选手齐聚外滩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肯尼亚选手埃利乌德·基普乔格以2小时03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张德顺以2小时24分18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亚军,创造了中国选手在该赛事中的最佳战绩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 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本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众多国际顶尖选手参赛,其中包括东京奥运会马拉松金牌得主基普乔格、波士顿马拉松冠军佩雷斯·杰普契奇尔等名将,赛事组委会透露,今年报名人数突破15万,最终通过抽签确定了3.8万名参赛者,其中外籍选手占比达12%,创下历史新高。
赛道延续了经典的“一城一景”设计,起点设在外滩金牛广场,途经南京东路、静安寺江南体育官网、徐家汇等标志性商圈,最终抵达终点上海体育场,沿途观众热情高涨,为选手们加油助威,上海市体育局局长表示:“上海马拉松不仅是体育盛会,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。”
基普乔格再创辉煌 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男子组比赛中,基普乔格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,前半程以1小时01分30秒完成,领先第二集团近1分钟,尽管后半程遭遇逆风,他依然保持稳定配速,最终以2小时03分45秒冲线,将赛会纪录提升了1分12秒江南体育官网,赛后,基普乔格表示:“上海的氛围令人振奋,这条赛道非常适合创造好成绩。”
女子组方面,埃塞俄比亚选手亚勒姆泽夫·耶华劳以2小时21分09秒夺冠,中国选手张德顺紧随其后,以2小时24分18秒获得亚军,这是中国女选手在上海马拉松历史上的最好名次,张德顺在赛后采访中坦言:“能与世界顶级选手同场竞技是宝贵的学习机会,未来会继续突破自我。”
全民参与热潮 健康理念深入人心
除专业组外,赛事还设置了健康跑、家庭跑等大众项目,吸引近5万名市民参与,上海市民李女士带着10岁的儿子完成了5公里健康跑,她表示:“马拉松传递了坚持与拼搏的精神,希望孩子从小感受体育的魅力。”
赛事医疗保障同样备受关注,组委会沿赛道布置了25个医疗点、80辆救护车,并首次启用AI心率监测系统,实时追踪选手身体状况,全程无重大伤病报告,仅少数选手因轻微脱水接受治疗。
科技赋能赛事 绿色办赛成亮点
本届赛事充分融入科技元素,选手可通过官方APP实时查看自己的分段成绩和排名,终点区设置人脸识别系统,大幅提升成绩核对效率,组委会推行“无纸化”服务,电子参赛手册、电子证书等举措减少纸张消耗超过2吨。
环保理念也贯穿始终,赛道补给站采用可降解杯具,志愿者服装由再生纤维制成,赛后垃圾分类回收率达95%,上海市副市长在颁奖仪式上强调:“我们致力于将上海马拉松打造成绿色、智能、人文的标杆赛事。”
经济效应显著 带动周边产业增长
马拉松经济效应持续释放,数据显示,赛事期间上海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35%,外滩、新天地等商圈营业额提升近20%,某运动品牌推出的限量版联名跑鞋在赛前预售中秒罄,侧面印证了赛事IP的商业价值。
国际田联官员对上海马拉松的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:“从赛事服务到城市氛围,上海已跻身世界顶级马拉松之列。”据悉,2025年赛事将申请升级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,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。
尾声:奔跑的城市名片
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在关门前抵达终点,2024上海国际马拉松画上圆满句号,这场赛事不仅展现了竞技体育的巅峰对决,更让世界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活力与包容,从专业选手到普通跑者,每个人都在42.195公里的赛道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黄浦江的波涛记录着奔跑的脚步,梧桐树的落叶见证着不屈的意志,上海马拉松,正以铿锵有力的步伐,奔向更加精彩的未来。